会议专题

边际多样性分析方法在中国黄牛品种保护中的应用

基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有关中国牛品种资源的调查结果,结合由6个血液蛋白基因座计算所得的标准遗传距离,运用Weitzman边际多样性分析方法对20个中国黄牛品种进行分析,计算品种的灭绝概率、现实和将来的期望多样性、品种贡献率、边际多样性及保护潜力,并构建了20个品种的最大似然聚类图,并与这些牛品种的保种现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品种的总群体数量、品种的分布区域与灭绝概率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20个品种的现实多样性为1.2650,一定时期后(50或100年)的期望多样性为0.8813;所得最大似然树与标准遗传距离UPGMA聚类图中大致相同,同时也存在小小的差异;海南牛和大别山牛具有最大的品种贡献率,而复州牛、大别山牛和海南牛具有最大的边际多样性及保护潜力.但由于影响品种灭绝概率的因素较多,同时由此导致的品种灭绝概率比预测的要大一些,所以家畜品种实际遗传多样性的丧失比预测的要严重得多.最后,探讨了Weitzman边际多样性分析方法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的地方.

中国黄牛 品种保护 边际多样性

毛永江 杨章平 Tamina Pinent Henner Simiaber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扬州,225009;Institute of Animal Breeding and Genetics, Universtiy of Goettingen, Goet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扬州,225009 Institute of Animal Breeding and Genetics, Universtiy of Goettingen, Goettingen,Germany, 37075

国内会议

首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

兰州

中文

113-120

2006-08-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