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大理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规律研究

本研究于2004年7月~11月在大理地区奶牛主要养殖区内选择10个自然村的农户中,随机选取临床健康、乳汁无肉眼可见异常变化的泌乳奶牛106头;应用奶牛体细胞计数法(Little和plastrige法)、加州乳房炎试验(CMT法)、溴麝香草酚蓝试验(BTB法)进行检测.结果为:奶牛隐性乳房炎头阳性率为44.00%~61.73%,平均57.55%;乳区阳性率为23.58%~32.08%,平均29.24%.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与奶牛的年龄、胎次、乳区间有一定的关系,但差异不显著(p>0.05);与奶牛泌乳量和季节间的关系密切,呈显著差异(p<0.05);与患病乳区数发病率间呈极显著差异(p<0.01),患病乳区数与其发病率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但患病乳区以一个为主.CMT法阳性反应强度+、++、+++乳区数间呈极显著差异(p<0.01),乳区发病率按反应强度由低至高排列为+>++>+++.

大理地区 奶牛 隐性乳房炎

段玉 闻重阳 杜克龙

云南大理州家畜繁育指导站,云南,大理,671000 大理州农业学校,云南,大理,671000 洱源县畜牧局,云南,洱源,671200

国内会议

首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

兰州

中文

245-249

2006-08-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