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实践: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报告

20世纪70年代初,Folkman等首先提出恶性肿瘤生长和转移依赖于肿瘤新生血管的观点,由此开创了肿瘤血管形成和血管靶向治疗的研究.其中O”Reilly等发现的内皮抑制素(Endostatin)最为理想,它不仅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肿瘤转移,使肿瘤细胞凋亡,而且不产生耐药,毒副作用轻,较有希望成为新一代抗肿瘤药物.那么,内皮抑素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nallcelllungcancer,NSCLC)是否优于单纯化疗?化疗和/或血管靶向治疗是否影响外周血循环血管内皮细胞(circulatingendothelialcells,CECs)数量?因此,能否应用外周血CECs的变化判定肿瘤治疗的疗效及预后,成为近期热点之一.本文进行了报道。

非小细胞肺癌 肿瘤转移 抗血管生成治疗 内皮抑制素 肿瘤细胞凋亡 临床疗效

李凯 黄纯 魏希胤 牛瑞芳

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天津市,300060

国内会议

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

天津

中文

219-220

2006-10-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