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荧光类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质测试
本文报道了荧光类表面活性剂的特点及合成路线及性能应用和领域。筛选出斯托克斯位移较大、荧光发射波长适中、荧光信号强烈的萘酰亚胺和香豆素作为荧光母体,选用合适的连接基团,将其引入到典型的表面活性剂分子中,设计并合成了三类荧光类表面活性剂化合物。通过质谱、核磁共振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表征验证目标产物的结构。目标化合物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加,荧光最大发射波长均发主红移,荧光强度下降,尤其是化合物IIIb,由于它特有的双疏水尾链结构,能够在水溶液中形成囊泡结构。目标化合物不仅具有荧光化合物的基本性质,而且还具有表面活性剂的一般性质,符合分子设计思想的要求。
荧光类表面活性剂 合成工艺 红外光谱 目标化合物
王建新
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116012
国内会议
2006上海国际表面活性剂展览暨第十八次全国工业表面活性剂发展研讨会
上海
中文
367-374
2006-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