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人类与其他灵长目动物面部表情肌的比较
猴子、黑猩猩、狒狒等与人类同属灵长目,丰富的面部表情是灵长目动物表达内心情感,相互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有学者通过研究证明人类与其他灵长目动物的各种面部表情具有十分相似的意义和作用.而产生这些面部表情的结构基础就是表情肌,表情肌在灵长目动物进化过程中,始终承担着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重要任务.国内有关非人类灵长目动物表情肌的研究和论述鲜有报道,但国外此方面的研究较早,开展较为广泛.1933年,CarlG.Hartman和WilliamL.Straus,Jr.编写了<恒河猴的解剖学>(<AnatomyoftheRhesusMonkey(Macacamulatta)>),此书被多次出版,并且至今仍是非人类灵长目动物解剖学方面被最广泛引用的著作之一;另一本非常有价值的著作是由W.C.OsmanHill”s编写的<灵长目动物:比较解剖学和分类学>(<Primates:ComparativeAhatomyandTaxonomy>).这些著作中都有关于非人类灵长目动物面部表情肌的阐述,为灵长目动物表情肌的比较解剖学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和数据.现有研究表明,人类与其他灵长目动物的面部表情肌在其演化、功能、大体结构以及神经血管分布等方面有着与其它动物无法比拟的相似性,但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本文将就以上方面进行综述。
面部表情肌 人类 灵长目动物 比较解剖学 形态学 神经支配
王娜 王志军
大连大学附属医院整形&美容中心
国内会议
大连
中文
186-190
2005-06-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