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血运重建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对策
随着急性心肌梗死(AMI)病理生理改变认识的逐渐深入,现代医学的治疗模式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从疼痛、心律失常、休克等的对症治疗,到监护病房时代及时发现相关心血管事件进行早期干预,AMI的住院死亡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20世纪80年代以来,AMI治疗进入了梗死相关动脉(IRA)血运重建治疗时代,强调早期溶栓治疗和介入治疗,倡导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心功能.监护病房和IRA再通治疗应当说奠定了20世纪现代医学治疗AMI的基石.结合AMI后多重危险因素综合控制的二级预防,如积极调节脂质代谢、抗血小板粘附聚集和血栓形成等,明显提高了AMI的急性期的治疗效果,改善了患者的远期预后.但目前心肌梗死仍是心血管病事件死亡的主要原因,远不能满足人类医疗保健的需求.如何进一步提高AMI的治疗和二级预防效果?20世纪干预AMI的靶向和二级预防的措施在新世纪需要做那些方面的完善和发展,仍需心血管病研究领域所当审慎思考者.本文介绍急性心肌梗死血运重建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对策。
急性心肌梗死 血运重建 中西医结合治疗 病理生理 心血管事件 远期预后
史大卓 殷惠军 陈可冀
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室,100091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239-241
2005-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