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诱导退火过程中的氢扩散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2000年G.T.Burstein等亚稳在奥氏体不锈钢中发现正负交变的电脉冲可使其中的马氏体减少或消失,即电化学诱导退火(electrochemicallyinducedannealing,EIA).研究表明EIA处理可提高钢的耐腐蚀性.EIA不需高温加热,其相变层仅局限于表面,且处理后仍保持马氏体的高硬度,因此对提高奥氏体不锈钢耐腐蚀性有重要意义.对EIA的机理Burstein等提出:在电脉冲的阴极部分,水被电解还原出氢,氢原子进入金属产生的点阵应变导致相变.在脉冲电势的阳极部分,溶入金属基体的氢倾向于重新氧化并溶入电解液,由进入材料内部的氢导致的缺陷在重新氧化后会产生空位,使金属表面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发生松弛(弛豫),导致EIA现象.但上述假说没有任何实验证据.如果Burstein假说成立,必然在每一个循环都有一个钢中溶解氢的积累,这些氢是否会引起氢脆?在EIA处理后如果时效作用使氢脱除,是否会使奥氏体又变成马氏体或使硬度降低?按该假说氢是导致EIA的关键因素,那么氢扩散的动力学就控制了EIA相变的速度.本文通过实验确定了EIA过程中氢的存在,用显微硬度分布法确定了EIA过程中氢的扩散系数,并讨论了EIA处理过程中氢对性能的影响。
奥氏体不锈钢 电化学诱导退火 氢扩散 耐腐蚀性能 马氏体
李志林 刘伟 陈涛 曾致翚
北京化工大学,北京,100029
国内会议
辽宁锦州
中文
75-76
2005-09-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