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微栓子监测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原因,狭窄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而堵塞远端小动脉(动脉-动脉栓塞)是导致大动脉狭窄后脑梗死的重要发病机制,该发病机制是否存在影响临床医生的治疗决策,但对每一个病人来说临床上却不易作出准确判断.自1990年Spencer等发现在血流中通过的血小板或血栓碎片等固体颗粒能被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到后,国内外已有一些关于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微栓子监测研究.本文研究,一、微栓子和MES,二、颅内动脉狭窄MES与缺血性卒中风险的关系,三、结合其他影像学研究MCA狭窄梗死的发病机制。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 微栓子监测 超声诊断 缺血性卒中 经颅多普勒超声

高山 黄家星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 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内科与药物治疗学系

国内会议

第六届全国颅脑超声诊断研讨会

北京

中文

33-36

2005-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