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天水市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现状及对策

天水市的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防治工作,本着”先重后轻,因地制宜,形式多样”的原则,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采取打井、引用低氟的江、河、泉水以及除氟罐等物理、化学措施进行防治.截止2004年,已累计完成362个重病村的改水任务,完成氟病改水工程26306处,其中水窖26252眼,集中式供水工程54处,受益人口达40万人.主要做法是政府重视,部门配合;深入持久地开展病区健康教育;加强病情监测,落实病改工程;重科研,抓项目,共同推动了地氟病防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多数工程年久失修,使浅层和深层地下水混合,水含氟量上升,亟待加强病情和水质监测.居民窖水大多数未实施消毒,部分居民家庭环境卫生差,集雨措施不科学,雨水遭受污染严重,窖水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等指标超标现象严重.今后的工作重点是继续加强病改工程,做好农户饮用水的监督监测和消毒管理.定期进行水质检测检验,掌握氟化物等有害指标变化情况,防止地方性氟中毒出现回升.

地方性氟中毒 管理经验 地氟病防治 改水工程 健康教育 病情监测

刘芳胜 杨彦明 连红军

甘肃省天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病科,甘肃,天水,741000

国内会议

中华医学会地方病学分会第7届暨中国地方病协会氟砷委员会第3届全国氟砷中毒学术会议

哈尔滨

中文

173-175

2005-12-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