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2004年山西省临汾市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全民食盐加碘(USI)后临汾市碘缺乏严重地区碘缺乏病(IDD)病情、人群碘营养状况的动态变化,评价干预措施的落实情况,为科学补碘、关注重点地区持续消除碘缺乏病提供详实可靠的资料.方法:从1995年以来,在全市原划定的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较为严重地区选择8个点.5年为1轮,每年用触诊法检查8~12岁儿童甲状腺大小、尿碘水平及其家中食用盐含碘量.结果:临汾市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在USI后3年稳中有降,均<5﹪,尿碘值随食盐加碘浓度的调整向安全范围偏移,儿童尿碘中位数在100~300μg/L的频数分布增加.盐碘中位数在1995-1999年最高值82.8mg/kg、最低值23.2mg/kg,2000-2004年最高值38.1mg/kg,最低值1.1mg/kg.盐碘中位数向20~40mg/kg偏移.结论:临汾市IDD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已基本消除碘缺乏的危害,人群碘营养水平趋于合理,但部分监测点人群低碘、适碘、高碘同时存在,现行的防治措施还需加强和改进.
碘缺乏病 碘营养 低碘 高碘
黄丽 梁彦忠 秦成科 杨惠敏 杨卫国
山西省临汾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西,临汾,041000
国内会议
湖南张家界
中文
104-106
2005-10-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