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位远震效应与区域构造关系的研究
2001年11月14日我国昆仑山口西发生8.1级巨大地震,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这次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震中位于巴颜喀拉地块与柴达木地块分界的东昆仑缝合带或称东昆仑左旋走滑活动构造带上(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编,<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大地震>,地震出版社,2002).东昆仑断裂带是青藏高原一条规模较大的分割次级的羌塘块体与柴达木-祁连山块体的边界断裂带,据地震地质考察,该断裂以左旋走滑兼挤压活动为主.从历史活动看,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正位于昆仑山地震带的中东段大震空段上.从大陆构造看,昆仑山断裂带无疑是具备发生大震的构造背景的,发震的地震地质构造上与青藏块体东南部位的中国四川地区有明显的构造联系.中国四川地区在构造上位于印度板块-欧亚板块碰撞带东端前沿,印度板块以北北东向亚欧大陆板块楔入,造成青藏高原的强烈隆起,并向东产生强烈挤压作用于中国四川地区.在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后,中国四川地区监测到的地下流体异常反映出震源外围地区的远场应力-应变状态的变化。
地下水位 远震效应 区域地质构造 断裂带 震源
吴江 杜方
四川省地震局,四川,成都,610041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178-179
2006-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