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肠易激综合征肠道微生态调整和精神治疗研究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是一组多种因素引起的、以肠道症状为主的异质性(hetero-geneity)疾病,主要的征候群包括腹痛、腹胀伴排便习惯改变(腹泻/便秘)、粪便性状异常(稀便、黏液便/便秘),可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但无器质性疾病的证据,过去曾被称为”过敏性结肠”、”易激结肠”或”黏液性结肠炎”等.国际上对该病的诊断标准曾多次研究制订,最新于2000年公布了罗马Ⅱ诊断标准.其要点为:(1)诊断本病首先需排除有组织结构或生化异常的器质性疾病;(2)1年内至少要累积3个月有反复发作的腹痛或腹部不适并伴有下列排便异常中的2项指标:①便后腹痛缓解或减轻.②排便频率异常(即>3次/d或<3次/周).③排便性状异常(干硬秘便或稀便).本文研究肠易激综合征肠道微生态调整和精神治疗。

肠易激综合征 肠道微生态 精神治疗 流行病学

姒健敏 樊宇靖

浙江大学医学院

国内会议

第一届全球华人消化内镜学术大会

上海

中文

243-249

2005-11-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