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腺因子D抗鸭乙型肝炎病毒的体内实验
目的:观察胸腺因子D(TFD)在体内对DHBV的抑制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筛选一日龄DHBV-DNA(-)雏鸭,经静脉途径接种DHBV-DNA强阳性血清,建立福州麻鸭后天感染乙型肝炎动物模型;随机分组,实验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分别用TFD、干扰素-α1b(IFN-α1b)和生理盐水处理1个月,停药后观察1周.用TaqMan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和肝脏中DHBV-DNA含量变化情况,并检测用药后血清ALT、AST水平及肝组织HE染色病理.结果:动物模型用药4周后,TFD治疗组的病毒抑制率(8.73﹪)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5.12﹪)(P<0.05),抗病毒效果与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相关,但中剂量和大剂量组的病毒抑制率无显著性差异.停药1周后,TFD治疗组血清DHBV-DNA含量无反跳现象,肝脏DHBV-DNA含量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治疗4周和停药1周后血清ALT、AST及肝脏病理检查结果,TFD治疗组与阴性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TFD在体内对鸭乙型肝炎病毒具有抑制作用,对鸭肝组织无明显毒性损害.
胸腺因子D 乙型肝炎病毒 免疫抑制剂
邓永岳 傅美丽 刘小朋 施水兰 陈少华 李东良 陈紫榕
福建医科大学免疫学系,福州,350004 福建医大福总临床医学院传染病学教研室,福州,350002 解放军第476医院肝病研究所,福州,350002
国内会议
呼和浩特
中文
219-224
2005-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