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1.5T高端磁共振在心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1.5T高端MR在诊断心血管病中的价值.方法:2004年10月8日至2004年12月31日,累计完成396例次检查,其中心血管扫描355例,占90﹪,年龄8~75岁.检查设备为西门子MagnetomAvanto1.5T超导型MR仪,装备了45mT/m的梯度场强和200T/m/s的梯度切换率.应用相控阵表面线圈(18个射频接收通道随意组合)和无线矢量心电门控.扫描序列包括HASTE和TSE(形态学)、TrueFisp(电影)、TurboFlash(首过法心肌灌注)、PSIRTrueFisp和PSIRTurboFlash(心肌灌注延迟显像)以及对比剂增强的血管造影(Flash3D),后者经后处理减影后行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和多平面重组技术成像(MPR).肺动脉显像则同时采用对比剂增强的动态肺动脉显像序列动态地顺序观察对比剂在心腔和大血管内分布.结果:心血管病阳性患者158例,阳性率45﹪.这些阳性病例包括冠心病35例,其中左室腔正常或轻度增大19例,中度以上增大16例,合并室壁瘤13例;区域性变薄30例,运动减弱或丧失33例;心肌灌注缺损20例,延迟显像阳性25例.心肌病52例,其中肥厚性心肌病47例、扩张性心肌病4例、限制性心肌病1例;心包疾患9例.大血管和外周血管疾患34例,其中外周动脉狭窄和阻塞21例、主动脉夹层4例、真性动脉瘤5例、假性动脉瘤2例、大动脉炎1例、肺隔离症1例.其他包括肺动脉血栓栓塞4例、瓣膜病6例、高血压6例、先天性心脏病5例、心脏肿瘤7例.结论:1.5T高端MR”一站式”扫描能够全面而较准确地显示心脏大血管的形态、功能以及心肌活性等,满足临床诊断.

心血管疾病 磁共振成像 对比剂

赵世华 陆敏杰 张岩 蒋世良 黄连军 王红宇 吴言伶 杜茉佳 刘玉清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放射科,100037

国内会议

第二届医学影像山东论坛

济南

中文

115-118

2005-04-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