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乳胶凝集试验对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诊断及治疗的意义

目的:了解隐球菌抗原乳胶检测系统对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诊断及治疗的意义.方法:对4年来在华山医院住院的107例确诊为隐脑的患者中的29例有治疗前后乳胶凝集试验滴度变化资料的隐脑病例作回顾性分析.采用美国Immuno-Mycologics有限公司生产的隐球菌抗原乳胶检测系统进行定量和半定量检测.结果:29例HⅣ-1抗体阴性的隐脑患者中,有明确鸽粪接触史者5例(17.2﹪).有其他基础疾病者13例(44.8﹪).病人从发病到确诊并开始治疗的时间为10到260天(49.1±54.0天).治疗前乳胶凝集试验均为阳性.治疗前后,隐球菌荚膜抗原乳胶凝集试验滴度的明显下降,与脑脊液(CSF)白细胞计数、糖、氯化物、涂片墨汁染色、以及真菌培养明显改善的变化一致,且这些变化都有统计学意义.总蛋白水平在治疗后也显著下降,但是没有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真菌涂片及培养转阴后,乳胶凝集试验仍可为阳性.结论:研究表明,隐球菌抗原乳胶凝集试验用于诊断隐脑特异性高,但对治疗的指导意义有限.治疗方案及疗程应依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CSF病原学的检查,当CSF生化(主要考虑糖、氯化物)、常规(白细胞为主)正常后,停止静脉给药,采取氟康唑合并5-FC口服进行序贯治疗.2月后复查CSF常规、生化仍正常者可停药.

隐球菌性脑膜炎 乳胶凝集试验 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

卢洪洲 周颖杰 尹有宽 潘孝彰 翁心华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传染病科,200040

国内会议

中华医学会首届全国内科感染及合理应用抗生素专题研讨会

呼和浩特

中文

169-173

2005-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