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喘息与呼吸道病毒感染及过敏的关系
目的:探讨婴幼儿喘息与呼吸道病毒感染及过敏的关系。 方法:选择反复喘息患儿(婴幼儿哮喘和喘息性支气管炎)15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91例进行研究,并选择肺炎患儿101例作对照,三组患儿均取鼻咽分泌物检测呼吸道病毒,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甲(InfA)、流感病毒乙(InfB)、副流感病毒Ⅰ、副流感病毒Ⅱ、副流感病毒Ⅲ、腺病毒等7种病毒,同时取外周血进行食物过敏原筛查(fx5E)及吸入过敏原筛查(phaditop). 结果:三组患儿病毒感染总阳性率为60.4﹪,毛细组患儿阳性率最高,达764﹪,三组患儿病毒检测总阳性率显著不同(P=0.000).不同组别患儿病原检测阳性均以RSV为主,其它病毒阳性率很抵.RSV阳性率以毛细患儿最高(68.1﹪),反复喘息患儿次之(46.7﹪),肺炎患儿最低(26.7﹪).所有患儿食物过敏阳性率为25.5﹪,吸入过敏原阳性率仅5.6﹪.在反复喘息患儿,其食物过敏原和吸入过敏原阳性率分别为35.2﹪和12.6﹪.三种疾病患儿的过敏原阳性率存在显著差异(吸入过敏原P=0.000,食物过敏原P=0.015),反复喘息组患儿吸入过敏原阳性率显著高于毛细组和肺炎组(P均<0.05),其食物过敏原阳性率也显著高于毛细组和肺炎组(P均<0.05),而毛细组与肺炎组过敏原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意义.病毒检测阴性与不同病毒阳性各组间食物及吸入过敏原阳性率无显著差异. 结论;RSV是诱发婴幼儿喘息和喘息反复发作的主要病原;婴幼儿过敏无论是喘息患儿还是非喘息患儿均以食物过敏原为主,吸入过敏原过敏较少,但反复喘息患儿的食物或吸入过敏发生率显著增高;过敏是婴幼儿反复喘息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发生与患儿是否存在过敏无关.
婴幼儿喘息 呼吸道病毒 过敏性哮喘 病原 过敏原
刘传合 康小惠 赵京 钱渊 陈育智 张嘉林 沙莉 陈超 宋欣 朱汝南 赵林清 邓洁 王芳
北京,首都儿科研究所,100020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93-96
2005-10-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