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内镜及小肠镜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小肠是消化道最长的器官,小肠疾病因临床起病隐匿、症状特异性不强和病变部位深等众多因素影响,其临床诊断十分困难.更重要的是,传统的各种检查手段因敏感性和准确性较低,均无法满足临床诊断的要求.如99mTc核素扫描虽然对病灶有初步的定位作用,但在出血量少、间歇出血者中的阳性率甚低,而且假阳性率甚高;小肠钡灌造影术对小肠黏膜、血管性病灶的检出率较差;创伤性的血管造影术对血管性和血供丰富的肿瘤性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在黏膜和炎症等疾病中的诊断率不高,而且非明显出血期时检查常呈假阴性.因此,临床上非常需要能解决小肠疾病诊断的,尤其是较为直观的新型诊断器械.经口推进式小肠镜的应用,能够有效越过十二指肠曲氏韧带40~100cm,检查空肠上段的各类病变,并且在内镜直视下行活检和治疗.但这种技术仅仅解决了少部分小肠病患者的诊断问题,本文介绍,一、胶囊内镜的应用,二、双气囊推进式小肠镜的临床应用及评估。
胶囊内镜 小肠镜 临床诊断 小肠疾病
吴云林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消化科,200025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42-44
2005-11-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