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脑缺血后胶质细胞向树突状细胞转化的研究
本文探讨了缺血脑组织中树突状细胞(DC)的来源.方法:用线栓方法封闭大鼠右侧大中动脉制作动物模型.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缺血1h到第6天时,缺血脑DC(OX62+)的存在,以及胶质细胞/巨噬细胞(OX42+)转化成DC(OX62+),同时检测活化后的DC样细胞表达MHC-Ⅱ类分子的水平.结果:脑缺血半球和假手术半球比较,在12小时DC数量增加(P<0.001).在脑缺血组中,缺血脑半球与非缺血脑半球比,DC的数量也增多(P<0.001).脑缺血第6天缺血组与假手术组进行比较,DC表达MHC-Ⅱ(OX62+OX6+)显著升高(P<0.001).脑缺血半球在1h到第6天,OX42+转变成0X62+0X42+细胞逐渐增加,脑缺血第6天脑缺血半球与非缺血半球比P<0.001.脑缺血损伤面积与以每100mm2脑组织片为单位的OX62+数量呈正相关(R2=08914P<0.001).结论:脑缺血后,脑缺血组织中DC的数量增加,DC数量增加与脑伤面积呈正相关,提示DC参与了脑缺血过程,大鼠脑缺血后从胶质细胞向DC样细胞转化是脑内DC的来源之一.
树突状细胞 脑缺血 胶质细胞 巨噬细胞
李呼伦 钟照华 李国忠 金连弘
哈尔滨医科大学微生物教研室,哈尔滨,150086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神经内科 哈尔滨医科大学组胚学教研室,哈尔滨,150086
国内会议
哈尔滨
中文
33-37
2003-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