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路手术治疗颈椎疾病的远期疗效分析(附602例报告)
目的:探讨颈椎疾病前后路手术的选择. 方法:回顾分析前后路手术治疗颈椎疾病共602例.颈椎前路手术466例:采用环锯法颈椎前路扩大脊髓减压并椎体间植骨融合者346例,植骨加钢板内固定者120例.其中,脊髓型颈椎病344例,颈椎间盘突出症96例,颈椎不稳4例,局限性发育性椎管狭窄症8例,孤立型后纵韧带钙化症14例.颈椎后路手术136例:中野术式60例,改良中野术式65例,全椎板切除减压术11例.其中,发育性颈椎管狭窄82例,多节段颈椎病椎体后缘非巨大骨赘20例,多节段继发性椎管狭窄(外伤、退变等因素)4例,连续型后纵韧带钙化症14例,黄韧带肥厚10例,颈椎前路手术后6例. 结果:颈椎前路手术:术后平均随访11.2(0.6~18)年,其中仅行椎体间植骨融合术者均随访5年以上.优231例(49.6﹪),良189例(40.6﹪),有效17例(3.6﹪),差29例(6.2﹪),优良率为90.2﹪,总有效率为93.8﹪.其中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最佳,优良率为95.8﹪.颈椎后路手术:术后平均随访10.2(1.5~16)年,优69例(50.7﹪),良54例(39.7﹪),有效4例(2.9﹪),差9例(6.6﹪),优良率90.4﹪,总有效率为93.4﹪.其中,中野术式的优良率为88.7﹪,改良中野术式的优良率为95.4﹪,术后X线、CT、MRI多次复查,均显示椎管明显扩大,无1例再关门.全椎板切除减压术的优良率为81.8﹪. 讨论:颈椎外科手术原则应是直接、彻底去除颈脊髓致压物,稳定颈椎,重建颈椎生理曲度,获得牢固的骨性融合.对于颈椎疾病的前后路手术选择,在术前应仔细检查病人,全面分析病情,严格掌握适应证.对于来自脊髓前方的较大致压物(>3mm)、少节段病变(1或2个椎间隙)、以运动障碍为主者,宜行前路手术,如颈椎间盘突出症、脊髓型颈椎病等.对于来自脊髓后方的压迫、多节段病变(3个椎间隙或更多)、以感觉障碍为主者,则宜行后路手术,如:发育性椎管狭窄症、连续型后纵韧带钙化症、黄韧带肥厚或钙化症等.对于来自脊髓前后两方的压迫,可分期或一期施行前后路手术,彻底解除脊髓的压迫.
颈椎疾病 前后路手术 手术治疗 远期疗效 手术适应证 椎管狭窄症
王义生 翟福英 王利民 皮国富 吴学健 李甲振 夏磊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河南,郑州,450052
国内会议
重庆
中文
204-207
2005-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