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手术相关问题探讨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逐年加剧,以及办公室工作人员数量的快速增长,颈椎病患者的数量亦在逐年增加.自20世纪50年代SmithRobinson及Cloward等人开展颈前路手术以来,颈椎病手术治疗的范围、手术技巧、手术方式不断发展,手术的普及率也日趋广泛.与此同时,由手术治疗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近年来随着巡证医学(evidencemedicine)的发展,对颈椎病手术适应证的把握、手术原则的完善以及术后并发症处理等问题,认识逐渐深入.一颈椎病的手术适应证并非所有的颈椎病患者都需要手术治疗或者适合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及神经根型颈椎病经3月以上正规保守治疗无效或保守治疗虽然有效但病情反复发作且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影像学(CT或MRI)表现三者统一的病人群,才具明确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应在脊髓受压发生不可逆损害之前,这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但对于保守治疗在4~6周病情迅速发展者,有学者认为亦应进行外科干预;病人神经功能及二便功能障碍快速恶化者,应尽早手术.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认识分岐较大.其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效果仍有争议,对颈椎不稳水平移位≥3mm或成角位移≥11°以上者如伴椎动脉缺血症状可行颈前路融合术;明确的钩椎关节骨质增生压迫椎动脉引起椎动脉缺血症状者,可斟情选择侧前方减压术。
颈椎病 颈前路手术 手术适应证 术后并发症 影像学 手术疗效
袁文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骨科,上海,200003
国内会议
重庆
中文
194-196
2005-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