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脊柱结核手术中重建与稳定方式的选择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病灶处理后重建脊柱稳定手术方式的选择. 方法:1998年12月至2004年5月手术治疗的脊柱结核85例.颈椎2例、胸椎19例、胸腰段19例、腰椎29例、腰骶段16例.85例全部采用病椎部分切除、大块髂骨支撑植骨术,其中34例在同一切口行前路器械内固定、51例予以后路器械内固定.前路手术者平均每例病变累及2.4个椎节、融合3.0个椎节、固定4.5个椎节,后路内固定者平均每例病变累及2.5个椎节、融合3.6个椎节、固定5.4个椎节. 结果:随访时间1~7年,平均随访时间3年2个月.前路手术者最后矫形45.5﹪、手术时间平均每例4.5小时、出血约526ml;后路内固定者最后矫形63.0﹪、手术时间平均每例6.7小时、出血约650ml. 结论:前路手术病灶暴露充分,清除彻底,若病变节段在3节段以内可满意地在一个切口内完成病灶清除与内固定手术;前路病灶处理后行后路内固定的方法适用于病变节段较长、前路固定不牢靠或无法行前路内固定者,后路器械内固定矫形与固定均可靠,但需两次手术;后路内固定除常规方法外,尚可使用短椎弓根固定于病椎的椎弓根内的方法以及钩棒系统等.

脊柱结核 手术方式 病灶处理 脊柱稳定 前路手术 内固定

王自立

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750004

国内会议

第七届全国脊柱脊髓损伤学术会议

重庆

中文

133-137

2005-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