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僵硬性胸腰段后凸畸形外科治疗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目的:脊柱截骨术是治疗僵硬性胸腰段后凸畸形常用的手术方法,为了探讨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创伤僵硬性胸腰段后凸畸形施行经椎弓根椎体楔形截骨术进行了实验和临床研究. 方法:16具新鲜胸腰段脊柱标本,按不同脊柱截骨术分为3组.A组:脊柱开放/闭合截骨术,B组:经椎弓根椎体楔形截骨术,C组:改良经椎弓根椎体楔形截骨术(截骨包括上位椎间盘后半部分),测量截骨前后Cobb角的变化,椎体高度和椎体前缘高度的变化. 结果:椎体开放/闭合截骨术平均纠正38°,椎体楔形截骨术纠正36°,改良椎体楔形截骨术纠正49°.椎体高度,椎体开放/闭合截骨术平均增加13.75mm,椎体前缘高达30.25mm,而椎体楔形截骨术与改良椎体楔形截骨术一样,椎体高度平均短缩2.75mm,前缘增加2.25mm.临床研究方法:共26例,男18例,女8例,平均35.6岁.受伤至本次手术时间3个月-11年,平均25个月.入院前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9例,手术治疗17例.神经损伤程度按照Frankel分级:A级10例,B级2例,C级10例,D级2例,E级2例.本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背部疼痛,VAS评分平均4.5分(2.5~6).后凸角20°~75°,平均35°.CT检查测量伤椎横突连线的中点至伤椎后壁的距离明显变小.根据后凸角大小选择行后路经椎弓根椎体楔形截骨术或改良椎体楔形截骨术.结果随诊10个月~6年,平均12.5个月,患者获得满意的减压和后凸畸形的矫正,术后后凸角平均为10.8°.(0°~40°),脊柱后凸畸形平均纠正24°.CT检查示横突连线中点至椎体后缘距离均>0.8cm.50﹪的患者的神经功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全瘫患者的恢复率为30﹪,主要是感觉功能恢复,而不全瘫患者的恢复率为64.3﹪,感觉和运动功能都有恢复.腰背部疼痛有不同程度的好转,VAS评分平均2.3分(1.0~3.5). 结论:创伤僵硬性胸腰段后凸畸形患者可以选择经椎弓根惟体楔形截骨术或改良经椎弓根椎体楔形截骨术.术后可获得满意的减压效果和后凸畸纠正,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腰背部疼痛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手术安全可靠.
胸腰段后凸畸形 创伤僵硬性 外科治疗 手术方法 椎体楔形截骨术 临床疗效
孙天胜 李放 刘智 刘树清
北京军区总医院骨科,100700
国内会议
重庆
中文
93-96
2005-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