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全身伽马刀治疗剂量调整的临床价值
目的:通过在等效生物学剂量的原则下,观察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全身伽马刀治疗剂量调整后的疗效和生存情况.方法:2001年12月~2003年6月期间收治的158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于我科行全身伽马刀治疗.治疗中根据患者年龄、临床卡氏评分、肿瘤侵及范围、背景健康因素、治疗中副反应进行剂量调整,对于GTV≤60cm3、临床KPS评分≥80,没有明确的心肺疾病者,治疗剂量每次4~5.5Gy,共计8~10次:GTV≤100cm3,70≤KPS≤80,无/或有轻度的心肺疾病者治疗剂量每次3.5~4.2Gy,共计10~12次;GTV(肉眼肿瘤范围)体积≥100cm3,60≤KPS≤70,无/或有轻度心/或肺疾患病史者,治疗剂量每次3~3.5Gy,共计12~14次;每日或隔日治疗,所有患者均完成全程治疗,随访12~24个月.结果:治疗后3个月复查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T)或核磁共振成像(MRI)显示病灶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82﹪.全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52.5﹪、30.4﹪;毒性反应:Ⅰ+Ⅱ级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8.2﹪(13/158),Ⅲ级为1.9﹪(93/158);Ⅰ+Ⅱ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17.7﹪.随访过程中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根据瘤体GTV、结合临床卡氏评分和所做的剂量调整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全身伽马刀治疗中对确保治疗完成,剂量到位、器官组织耐受及临床获益是十分重要的.
非小细胞肺癌 全身伽马刀 剂量调整 放射治疗
聂青 康静波 张丽萍 李方明 杨平 张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放疗科,北京,100037
国内会议
第二届全国肿瘤靶向治疗技术大会暨首届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222-224
2005-10-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