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气候过渡带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策略初探 ——以山西阳城蟒河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在我国,处于气候过渡带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数量和面积两万面都占有很大份量.自20世纪90年代中国掀起生态旅游热潮以来,关于旅游区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很多,但专门针对气候过渡地带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却未见报道.蟒河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居暖温带之南缘,亚热带之北界,具有明显的过渡性气候特征,区系复杂,物种丰富,但生态环境也有其敏感性和脆弱性,加之对蟒河保护区的研究在全国处于最低水平,目前生态旅游开发处于极不规范的状态.因此,在开发生态旅游的同时,如何针对这一特殊的过渡性气候背景进行生态环境的保护研究,促使自然生态保护和旅游经济开发实现和谐良性循环,显得尤为重要.借助景观生态学观点,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了蟒河自然保护区自1990年开始发展生态旅游至2004年这15年间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对气候过渡带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环境的保护策略提出了探索性的设想和建议.

气候过渡带 自然保护区 旅游生态环境 蟒河

张红光 钱乐祥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州,510405

国内会议

2005年第十届青年地理工作者学术研讨会

郑州

中文

93-97

2005-07-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