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与氰胺化钙调控措施对保护地黄瓜生长及氮素残留的影响
保护地蔬菜生产中普遍存在着土壤硝态氮积累及其地下水硝酸盐污染问题,合理调控氮素用量及形态是减少氮素淋洗的措施之一.本文在京郊保护地栽培条件下,以农户的习惯施肥措施为对照,在菜田夏季休闲期间施用秸秆-氰胺化钙并结合作物后期的氮素追施调控技术对秋冬茬黄瓜的生长及土壤硝态氮累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当地农户的习惯施肥措施相比,采用秸秆-氰胺化钙综合调控技术显著提高黄瓜的产量,增产率达到20﹪;但是在所有处理中,采用秸秆-氰胺化钙处理的根层土壤无机氮(Nmin)含量最低,并显著低于农户习惯施肥处理;收获时该处理的土壤剖面(30-180cm)中硝态氮的积累量比农户习惯施肥降低了388kghm-2,其中最明显的差异出现在30-90cm土层.这表明采用秸秆-氰胺化钙综合调控措施可以明显减轻黄瓜生长季节期间的硝态氮淋洗的风险.
黄瓜 氰胺化钙 秸秆 土壤无机氮 保护地栽培 氮素管理
郭瑞英 彭丽华 陈清 李红岭 李晓林 王敬国
农业部植物营养学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094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北京,100029
国内会议
大连
中文
157-163
2005-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