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诊断体会
本文探讨了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诊断经验,以期早期诊断,提高诊断率.方法:结合文献对1例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合并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病理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其临床特点为:多发于中年妇女,主要表现为阴道异常出血、子宫增大,下腹疼痛;B超检查见网格状蜂窝状强弱不均回声,低阻血流丰富,RI比正常值低;组织学特点为:瘤细胞似增殖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无明显异型性,核分裂像一般≤3/10HPF,肿瘤组织围绕螺旋小动脉样血管生长,舌状浸润肌层,易见淋巴管内瘤栓.结论: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肿瘤是一种少见的子宫肿瘤,术前诊断卒较低.其临床特点无特异性,B超RI、PSV测定为该病的预测提供了新的、有效的方法,MRI、PET在临床的应用将为肿瘤的早期发现、术前定性分级获得重大突破,诊断性刮宫常因其盲目性及肿瘤深在,诊断符合率不高,术中冰冻是明确诊断、决定手术范围的较好手段,但由于清晰度的局限,也易造成误诊,因此最准确的诊断就是石蜡切片病理诊断.
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肿瘤诊断 病理学
李培峰 王涛 姚庆端 曲美婷
山东省潍坊市解放军第89医院病理科,261021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142-145
200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