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大肠癌线粒体DNA转染NIH3T3及LST细胞的研究

大肠癌是一种涉及许多相关基因的多因素多阶段的恶性肿瘤,实验表明染色体外存在抑癌因素,维持细胞的肿瘤特性需要线粒体DNA(mitochondria DNA,mtDNA)的参与.大肠肿瘤的mtDNA改变,国内外少有文献报告,且意见不一,不尽相同.研究阐明了在大肠癌细胞中存在mtDNA的改变,但未涉及到mtDNA在大肠癌发生和演变中的作用机制,也未涉及到mtDNA与大肠癌发生有关的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内在关系.人类的线粒体基因组是环状、双链DNA,由于mtDNA全长也仅仅16Kb多,而且序列早已完全清楚,只要通过设计适当的引物分别进行PCR和测序即可获得该细胞mtDNA的序列,因此为研究提供了方便.mtDNA分编码区和非编码区,即D-环区.D-环区包括重链的复制起点等重要序列,成为研究热点.本课题组通过PCR及测序等技术分析了人大肠癌细胞株中细胞线粒体DNA变异,包括突变、缺失、DNA不稳定性等,发现通过SW480,LoVo,HT29细胞株的mtDNA D-环区基因序列测序,检测出分别有10,9,8位突变点.而且检测到不同癌细胞株中检测到相同的突变位点,如LoVo细胞与SW480细胞均有16224位,T-C,16311位,T-C.SW480细胞与HT29细胞均有114位,C-T,498位,C-T,16234位,C-T,因此,为了进一步研究mtDNA突变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内在联系,我们将大肠癌细胞突变的mtDNA转染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及人大肠侧向发育性肿瘤细胞(LST),观察转染细胞的线粒体DNA改变的特点和mtDNA片段在转染细胞核内的整合情况,并进一步观察转染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改变.旨在初步探讨mtDNA突变在大肠癌发生中的作用.

大肠癌 线粒体DNA 肿瘤细胞

肖冰 宋卫兵

南方医院消化科,510515

国内会议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七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

深圳

中文

336-337

2005-10-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