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溃结饮不同给药途径对UC模型大鼠前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疾病,以大肠(直肠与结肠)粘膜和粘膜下炎症为病变的主要特征.溃结饮由黄柏、苦参、三七、赤芍、肉桂等药物构成,具有清热利湿,解毒化瘀、温补脾肾等功效.本方是我院长期应用于临床治疗UC的行之有效复方.本实验从改善基本病理过程或核心发病环节的治疗思路出发,将结肠局部环境改变与机体整体变化视为有机联系的整体,对口服给药与局部灌肠给药进行比较,从微观角度着眼,探讨不同给药途径治疗UC的抗炎机制,旨在揭示不同给药途径的作用及其内在抗炎机制的区别,以获得合理选择给药途径、制定综合临床方案的实验依据,进而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指导,建立更为合理的治疗方案.

疡性结肠炎 给药途径 前炎性细胞因子 溃结饮

王新月 杨莉莉 王雪茜 贾旭 顾立刚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100700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100029

国内会议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七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

深圳

中文

255-260

2005-10-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