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曲康唑经验性治疗恶性血液病系统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急性白血病等恶性血液病经强烈化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后,极易发生严重细菌感染后继发系统性真菌感染,而在临床上要确诊恶性血液病患者的系统性真菌感染是非常困难的,另外,如果系统性真菌感染一旦得到确诊,此时病情多已是难已治愈的晚期了.因此,对有系统性真菌感染高危因素的恶性血液病患者,临床上怀疑有系统性真菌感染时,应及时进行抗真菌感染的经验性治疗.由于伊曲康唑不但对白色念珠菌有效,而且对非白念的念珠菌及曲霉菌也有效,抗真菌谱与两性霉B相似,但毒副作用比两性霉素B轻得多.所以,本文应用伊曲康唑对恶性血液病系统性真菌感染进行经验性治疗,来观察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3例急性白血病,2例慢粒白血病急粒变,1例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白血病,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2例多发性骨髓瘤,以上患者在强烈化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后,在骨髓严重抑制期出现持续高热,经用抗生素治疗5~7天后体温仍无下降趋势,其中1例痰培养白色念珠菌生长,2例痰培养酵母样菌生长,1例胸部CT检查提示肺部真菌感染.对以上患者进行抗真菌经验性治疗,其中6例首先用大扶康或氟康唑6~12天无效或仅短期有效而改用伊曲康唑,4例则首选伊曲康唑.伊曲康唑的用法是最初2天用伊曲康唑静滴200mgq12h,以后12天200mgqd,继之序贯服用口服液200mgBid,5例口服16天,其余口服20~32天.结果:疗效评价分为治愈:体温正常7天以上,痰培养转阴,CT检查正常;进步:治疗14天后休温下降1℃左右或下降后又上升;明显改善:介于治愈和进步之间.根据以上疗效评价,2例治愈,4例明显改善,4例进步,明显有效率(治愈加明显改善)60﹪.3例在治疗后第4天体温开始下降,其余病例在治疗5~7天后开始下降.4例在治疗4~11天后体温恢复正常,2例体温最低降至37.5~37.8℃,4例体温降至38~38.5℃后一直未再下降(其中1例加用万古霉素后好转,1例死于颅内出血,2例死于感染性休克).所有病例在治疗中及治疗后均未发现肝肾功能损害,2例应用口服液后轻度恶心,1例轻度腹泻,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不影响继续治疗.多数患者反映口服液口感较好.结论:对于具有系统性真菌感染高危因素的恶性血液病患者,伊曲康唑是进行系统性真菌感染经验性治疗较理想的药物,其临床疗效满意,患者依从性较好.
恶性血液病 系统性真菌感染 伊曲康唑 临床疗效
邹典斌 孙慧 孙玲 万鼎铭 姜中兴 程远东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450052
国内会议
呼和浩特
中文
141-143
2005-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