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行为学训练对大鼠海马梗死后齿状回区神经干细胞迁移能力影响的研究

自从Reynold等学者使用表皮生长因子(EGF)从胎鼠纹状体中诱导出神经干细胞(NSCs)后,进一步研究发现成年大鼠海马齿状回区是重要的神经生发区,这使内源性NSCs参与脑缺血的修复成为可能.研究表明,大鼠脑缺血可以诱发特定区域的NSCs增殖,再循特定的通路向需要进行修复的部位迁移,以分化成各种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多聚唾液酸神经细胞黏附分子(PSA-NCAM)是一种介导细胞间黏附和识别的糖蛋白,主要在新生成的齿状回颗粒细胞的胞体和树突发育时表达.现已证明PSA-NCAM是神经干细胞发育第二期(迁移期)的特殊标记物,其表达与NSCs的迁移有着密切关系.本研究拟以PSA-NCAM为标记物,在大鼠海马梗死后,观察各组大鼠齿状同区和梗死灶周边区PSA-NCAM阳性细胞的数目,从而探讨行为训练对NSCs迁移能力的影响,为脑卒中的临床康复提供理论依据.

脑卒中 行为学训练 神经干细胞 迁移能力

江山 李玲 袁华 潘惠娟

国内会议

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

上海

中文

342-344

2005-09-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