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研究进展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atrophicgastritis,CAG)是以胃粘膜腺体萎缩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属中医学胃脘痛、胃痞、痞胀等范围.虽经长期的研究,但本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仍未完全阐明.1957年纤维胃镜问世后,CAG的诊断和病理组织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CAG约占胃镜受检病例的14.2﹪左右.1978年WHO将CAG列为胃癌的癌前状态,在其基础上伴发的不完全型肠化生和(或)中、重度异型增生则被视为癌前病变.CAG伴肠上皮化生(IM)和不典型增生(ATP)的癌变率约5.4﹪.积极治疗CAG,是阻断其向癌发展以减少胃癌发病率的有效手段.CAG伴IM和ATP的诊治一直是医学界的研究热点,现代医学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近年来中医界对CAG的诊断辩证、治则方药、基础实验等方面也进行了广泛而卓有成效的研究.本文就CAG诊治方面的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镜 消化系统疾病
姚永莉 张万岱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510515
国内会议
深圳
中文
119-121
2005-10-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