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论脾阴虚证治

迄今为止,高等中医院校教材<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在介绍脾脏生理、病理及证侯时,均未谈及脾阴虚证.可见脾阴虚证未被重视之一斑.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编者认为脾胃相表里,脾阳统胃阳,胃阴统脾阴.众所周知,中医理论认为一切事物都具有阴阳相对两方面,脾脏亦不例外.从临床实践看,脾阴虚证也颇多见,从滋养脾阴入手常可获效.脾阴虚之说前贤早有论及.本文撷取古代著名医家有关脾阴虚论述,并就脾阴虚证的临床表现,病机,证侯鉴别及治疗等予以论述.

脾阴虚证 中医理论 证侯鉴别

陈承平

福建省立医院,350001

国内会议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七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

深圳

中文

370-371

2005-10-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