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当今世界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环境意识的培养,以及防治自然灾害等,都需要自然地理科学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自然地理学以自然环境为研究对象.自然环境由不同的自然要素组成,包括地质、地貌、水文、气象、土壤、植物等.这些要素作为课程,是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科学、生态旅游学等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理论课.自然地理学基础理论的掌握也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而地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要求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加强自然地理课程实践教学无疑有助于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然而,在近年的教改中,自然地理的教学时数被压缩,包括实验和实习在内的实践教学成了压缩对象,实践环节薄弱是目前自然地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实习与实验所占比例的减少,影响了对学生实际自然地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的培养.为了协调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提高学生素质,有必要对自然地理教学进行改革.
自然地理 课程实践 教学模式
叶玮
浙江师范大学旅游与资源管理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343
2004-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