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洞庭湖区景观格局变化初步分析

应用3个时期航空遥感图像为基本信息源,在Arc/Info系统的支持下,建立空间信息库,应用景观破碎度、分维数、优势度、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等指标,对洞庭湖区景观空间格局的时空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陆景观之间的交替变化显著,耕地面积减少最多,达30608公顷,水域面积增加最多,净增48978公顷.20年来整个区域的景观破碎度加重,多样性增加,优势度下降.进一步具体分析各景观类型发现,耕地、草地、居住建设用地的破碎度和分离度1980-1990年间表现为增加,从1990年到2000年则表现相反,表明湖区的自然保护区建设和退田还湖、移民建镇政策已初显成效.由于受泥沙淤积和退田还湖的影响,20年中水域景观的分布质心整体上移动了2.31km,向东南偏离了53.87°。

景观空间格局 景观动态变化 洞庭湖区 航空遥感图像 空间信息库 退田还湖

王克林 汪朝辉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长沙,410125

国内会议

第12届全国农业生态学研讨会

广东

中文

153-159

2005-10-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