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陕西省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工程小流域水土保持监测方法和初步成果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工程”是我国长江流域恢复和营建水源地可持续生态系统的试点工程,工程的建设对于水源地新上项目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小流域生态系统的运行质量是整个水源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缩影,因此开展有代表性的小流域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是科学评价预防保护工程运行质量、生态经济效果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中,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小流域3个,通过遥感数据分析、地面观测小区设置、流域控制站建设实现了对土地覆盖和景观格局、坡面土壤侵蚀、植被恢复演替、径流和泥沙输入、水质等的动态监测.经过首次景观变化分析和一年来的小区定位观测,积累了基础数据并取得了初步监测成果.可以认为,所采取的小流域监测方法理论依据充分,技术上具有可操作性.初步监测结果表明,近年来监测区土地覆盖和景观格局变化明显,弃耕后草本植被恢复演替迅速,3~5年后草本群落变化趋于缓和,坡面土壤侵蚀锐减,径流非点源污染减轻.矮林的减蚀和去污能力最大.坡耕地是土壤侵蚀径流非点源污染的主要来源.

水土保持 南水北调工程 小流域监测 土壤侵蚀监测 非点源污染 径流

彭鸿 廖纯艳 张小林 李雄飞

陕西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

国内会议

全国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会议暨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水土保持监测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

武汉

中文

39-50

2005-10-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