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狼毒异株克生现象的初步研究

狼毒(SteurachamaejasmeL.)是瑞香科有毒植物,在我国西藏、青海、宁夏、甘肃、内蒙古等草地上广有分布.该植物早春放牧常引起家畜中毒.在狼毒蔓延的退化的半干旱草地上,其密度可达400~1400株丛/100m2.内蒙古阿鲁旗104万hm2草地上约13﹪的草场长有狼毒,4﹪的草场已形成以狼毒为优势种的植被群落.该类草地植物种类稀少,可饲草生长低矮,产草量仅为150kg/hm2左右,草地生产力极低.改良狼毒侵占的草地难度较大,补播的植物种子出苗困难或出苗后逐渐死亡,原有的植被很难形成优势种.笔者认为,在狼毒侵占的退化草地上,除了狼毒的侵占性、竞争性很强以及过度放牧原因以外,必然存在着十分重要的内在因素对该类草地植物种的消长起作用.近年来,作者的前期研究结果已经证实了这种作用的存在--即狼毒的异株克生作用现象.本文对狼毒异株克生现象进行了初步研究.

狼毒 异株克生现象 草地

周淑清 黄祖杰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呼和浩特,010010

国内会议

全国草地毒草防除与监测预警技术研讨会

银川

中文

44-47

2005-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