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容量,高放电倍率锡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备与表征
氧化锡因具有比现用石墨材料高出二倍以上充放电容量,极有希望成为下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本研究打破传统的介质分散模式,采用溶胶-凝胶-模板方法(SGT),制备具有开放孔与纳米复合结构的氧化锡基材料.这种结构使氧化锡材料在作为锂离子充电电池负极材料使用时,电解液可进入微孔隙,Li+从空隙内直接向纳米柱状微电极充放电,其巨大的内反应表面和较短的扩散路程,致使电极获得接近可逆容量理论值781mAh/g,并且使电极具有很好的充放电速率(58C).这种置身于空隙中的纳米级Sn(或LixSn合金)柱状微元在充放电循环时可自由膨胀,能有效地消除体膨胀损坏作用,有效的阻止电极颗粒的长大,因而电极可获得极高的循环寿命.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为氧化锡基纳米结构电极材料的制备工艺,结构表征及电化学性能分析三个方面.
氧化锡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王剑华 黄瑞安 杨宁 郭玉忠
昆明理工大学新材料制备与加工重点实验室,昆明,650093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94-96
2005-05-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