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玉米矮花叶病两种毒原分子变异的初步研究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末根据病原生物学以及血清学的研究,已报道的玉米矮花叶病的病原有:SCMV、MDMV-B、MDMV-G(白草株系)或白草花叶病毒,其中以MDMV-B为主.现MDMV-B已被重新归类为SCMV的一个株系,即SCMV-MDB.我国玉米矮花叶病原的衣壳蛋白亚基氨基酸序列以及基因组核苷酸全序列与MDMV差异很大,属于不同的病毒种,与SCMV-MDB相比也有显著差异,应属于不同的株系,因此不宜再继续使用原名称MDMV-B或SCMV-MDB.目前我国玉米矮花叶病毒原暂时根据分离地点来命名,如北京分离株称为SCMV-BJ(GenBank登录号AY042184),杭州分离株称为SCMV-HZ(AJ297628);SCMV-BJ与SCMV-HZ、SCMV-HN(河南,AF494510)以及SCMV-SD(山东,AY149118)的多聚蛋白氨基酸序列相似性达98~99﹪,核苷酸全序列同一性为94﹪以上,应属于同一个流行株系,而它们与SCMV-GD(广东,AJ310105)的多聚蛋白相似性为91﹪,核苷酸全序列的同一性仅为81﹪,因此SCMV-GD代表另一个株系。
玉米矮花叶病 毒原分子变异 白草花叶病毒 核苷酸全序列 病原生物学
姜辛 邓丛良 李怀方 范在丰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北京,100094
国内会议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植物病理学报创刊50周年纪念会
河北保定
中文
48-49
2005-07-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