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诸港角逐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
中国沿海港口发展的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一是建设以上海为中心、江浙为两翼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二是围绕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发展香港、深圳和广州为主体的华南区域港口群;三是围绕建设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发展天津、大连、青岛为主体的环渤海区域港口群.从目前中国港口的布局看,南方港口的态势已经比较清晰.长三角地区以上海港和宁波港为龙头,珠三角地区以广州港和深圳港为龙头,相对与周边港口的竞争不是很激烈.而我国北部环渤海地区形势比较复杂,经济腹地几乎覆盖了大半个中国,是东北、华北、西北和华东部分地区的重要出海口.近几年,由于该地区的港口集装箱运输迅猛发展,呈现出天津、大连、青岛三足鼎立的发展态势,并且这3个港口均提出了建设区域性航运中心和集装箱枢纽港的奋斗目标.当今世界,实力最强、发展最快的35个城市,有33个是国际航运中心,或者正在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原因显而易见--航运中心不仅是一个区域的物流中心,而且是一个区域的经济中枢.建设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可以形成口岸与腹地的经济互动,增加对国际资本和技术人才的吸引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国际航运中心的基本模式主要有3种:(1)传统型.这种模式是靠悠久的历史和人文条件形成的,并且是一直以来被航运业认可的,例如伦敦国际航运中心;(2)中转型.它们不但要具备优越的地理位置,更重要的是它们拥有发达的转口贸易和自由港政策,例如香港和新加坡航运中心;(3)腹地引致型.这种模式的选择也取决于城市港口的自然条件,但是更重要的是自然条件优越的同时,必须同宏观上运输网络体系状况,内陆腹地与海外腹地的状况以及其他条件一起综合考虑.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决定了我国环渤海地区的几个主要城市只能以腹地引致型为发展目标.下面本文对3港分别进行分析.
航运中心 港航业 辽宁
吴汉波 邵琳
大连海事大学交通工程与物流学院
国内会议
大连
中文
248-251
2005-03-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