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建设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战略的组合港模式

国际港口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一旦分工格局固定下来,就很难改变.比如说某地成为国际枢纽大港以后,航班就很多,物流就很高,想改变很难,在货流大量增长的时候,正是改变格局关键的时候.比如说釜山提出要建成”21世纪环太平洋中心”的规划,计划投资60亿美元建设新港区,高雄提出了”亚太营运中心”计划,并在研究”自由贸易港推动方案”,神户提出了”21世纪亚洲母港”的战略目标.所以中国要努力成为国际枢纽大港--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强劲竞争对手.船舶大型化趋势将影响港口竞争与合作的格局.受规模经济的驱使,当今集装箱船舶越造越大.许多学者认为,将来在东北亚地区只有一个中心枢纽港,而其他港口都将成为其支线港或喂给港.那么,有希望成为中心枢纽港的少数几个港口之间,除了竞争关系之外,是否还存在合作的可能性?笔者认为是肯定的.也就是说,在水深、集疏运等各个方面都能够适应超大型船舶要求的几个大港都有可能成为未来船公司(联盟)选择作为不同环路上的停靠港.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港口之间并不一定存在着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应该寻求一种多赢的合作发展模式.本文对此进行了介绍.

国际航运中心 发展战略 组合港模式 港航业 辽宁

李向文 王莉

大连海事大学交通工程与物流学院

国内会议

2005辽宁港航业发展高层论坛

大连

中文

238-243

2005-03-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