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状况与其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竞争和压力的加大,中青年人群中冠心病的发病率在逐年升高,RanjithN在2005年报道:CAD患者中中青年患者占79﹪”1”.而我国冠心病发病人群逐渐向年轻化发展”2”,且发病率逐年增高”3”.由于中青年在社会、单位和家庭所处的地位和承担的责任较重,对冠心病这一病症的预防、重视程度不够,中青年冠心病患者会面临更大的危险;这无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更加关注中青年冠心病群体.冠心病发生后常出现复杂的心理反应,临床上多表现为焦虑、抑郁”4”.而有确切的证据证明,焦虑和抑郁这些消极情绪对冠心病病人的预后有着及其有害的影响”5”.有研究表明”6”,心理行为疾病因其发病因素和临床的特殊性,患者多有心理和人格上的缺陷.这也是引发负性情绪(焦虑抑郁)反应的内在因素.KinoK等研究表明,个性特征和某些表达痛苦的术语的选择可以是焦虑或抑郁的有用预言者”7”.国内外研究均提示,进一步研究个性人格特征,对改善中青年冠心病病人焦虑、抑郁状态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探讨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与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对这三者的关系进行了一个探讨,以期为制定临床心理护理计划提供科学的依据.
冠心病 焦虑抑郁 人格特征 护理管理
高凌 郜玉珍
新乡医学院护理学院临床护理教研室,45300,河南省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23-225
2006-08-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