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脊髓损伤并发骨质疏松基础研究

脊髓损伤并发骨质疏松,治疗效果不佳,常常引起病理性骨折,加重残疾损害.为探求该骨质疏松的基础病理特点,寻找新的预防及治疗方法,本文特进行了动物实验观察研究.方法:脊髓损伤骨质疏松动物实验:168只大鼠,切断脊髓.分7组:正常组、脊髓损伤组、假手术组、脊髓损伤二膦酸盐处理组、脊髓损伤脉冲电磁场处理组、脊髓损伤二膦酸盐加脉冲电磁场处理组、脊髓损伤低频机械振动处理组.分别于术后6、8、12周检测:包括BBB运动行为评分、BMD、生物力学指标、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指标等.结果:1.脊髓损伤组BBB评分低于7分,截瘫形成;2.脊髓损伤大鼠BMD下降;3.脊髓损伤动物骨生物力学指标(抗外力能力)显著下降;4.脊髓损伤动物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指标降低;5.脉冲电磁场早期应用可使骨BMD显著增高、骨生物力学指标抗外力能力显著增高、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指标增高;6.二膦酸盐早期应用可使骨BMD显著增高、骨生物力学指标抗外力能力显著增高、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指标增高;7.低频振动促进了骨保护蛋白的RNA表达,促进了骨髓细胞增殖及成骨细胞的形成.结论:1.脊髓损伤并发骨质疏松大鼠实验模型建立.2.二膦酸盐治疗骨质疏松有效、脉冲电磁场治疗骨质疏松有效、二膦酸盐加脉冲电磁场治疗骨质疏松效果更佳.3.低频振动有可能促进骨保护蛋白OPG的RNA表达,促进成骨细胞的形成.

脊髓损伤 骨质疏松 动物实验 康复治疗

纪树荣 丛芳 叶超群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100068

国内会议

第三届中日康复医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康复专业人才培养项目成果报告会

北京

中文

62-65

2006-08-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