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海水养殖鱼类抗菌肽hepcidin基因的研究进展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从我国重要海水养殖鱼类鲈鱼、真鲷、黑鲷、罗非鱼、石斑鱼、大黄鱼等,分离克隆出15个同源性较高的抗菌肽(hepcidin)基因,已有13个在国际GenBank公布(GenBankaccessionnumber分别为:鲈鱼AY547281、AY604195;真鲷AY557619、AY574420、AY669383;黑鲷AY619721、AY669376、AY669377、AY669378、AY669379、AY669380、AY669381、AY669382;罗非鱼AY725227).并通过RACE分别获得了全长cDNA序列.利用PCR技术获得了鲈鱼、真鲷的hepcidn基因组序列(GenBankaccessionnumber分别为:AY864813,AY766390),明确了hepcidin基因编码区的序列组成.该项研究的进展表明,近年来首先在人分离获得的新抗菌肽hepcidin,也普遍存在于海洋鱼类,可以推断hepcidin是海洋鱼类重要的先天性免疫活性因子,在海洋鱼类的免疫防御作用中将具有重要作用.另外,该项研究将hepcidin成熟肽基因在原核和真核细胞系统开展了基因表达的研究,建立了表达hepcidin抗菌肽的工程菌株,其表达产物抗菌试验证明,hepcidin具有显著的抗革兰氏阳性、阴性细菌的作用,表明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方法体外高效表达hepcidin,为hepcidin的开发应用奠定基础.上述研究成果有2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获得受理.Hepcidin在鱼类存在的普遍性以及其广谱的抗菌作用,表明该抗菌肽是海洋鱼类免疫防御系统中的重要免疫因子,预示将具有重要的开发应用价值.

海水养殖鱼类 抗菌肽基因 先天性免疫活性因子 免疫系统

王克坚 林志勇 杨明 任洪林 黄文树 周红玲 邓尚龙 陈君慧 蔡灵 蔡晶晶

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厦门大学,福建,厦门,361005

国内会议

国家“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第三届海洋生物高技术论坛

厦门

中文

594-602

2005-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