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热带太平洋区深海酵母的多样性与碳代谢特征研究

从热带太平洋区采集的各类深海样品中分离到30株酵母菌.以26SrDNA的D1/D2区为比对目标对菌株进行分子鉴定,结果显示,酵母菌种类与样品来源密切相关.生物样品来源的菌株中子囊类酵母占绝对优势,比例高达83.3﹪.海水样品中酵母的类别与水样层次密切相关,其中子囊类酵母的比例占22.2﹪,均分离自深层海水(≥3000m),而浅层海水分离到的都是担子类酵母.底质样品来源的酵母中担子类酵母比例高达80﹪,仅于东太的E29站位分离到3株子囊类真菌,而西太站位底质中分离到的酵母菌全部是担子类酵母菌,其中Rhodotorula属的红酵母占了63.4﹪,该属酵母分布广泛,为深海酵母中的优势种群,在底质、海水样品中均有其存在.同时,利用BIOLOG鉴定系统对6菌株酵母进行鉴定并分析碳源利用特征,发现BIOLOG鉴定与分子鉴定结果基本上一致,分析碳源代谢情况,α-D-葡萄糖、蔗糖可被所有的酵母菌株利用,而麦芽糖和松三糖也可为83﹪的酵母菌株所利用,是深海酵母菌的”喜好”碳源.此外,不同生态位分离的菌株的碳源利用谱有极大的不同,源于鲨鱼的菌株呈广谱,其次是分离自底质的菌株,来自于蓝藻和鲀鱼鳃的菌株能利用的碳源类型最少,这一结果体现了微生物对生存环境的响应.

深海酵母 多样性 碳代谢特征 微生物鉴定系统

骆祝华 王祥敏 黄翔玲 叶德赞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厦门,361005;国家海洋局,海洋生物遗传资源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05

国内会议

国家“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第三届海洋生物高技术论坛

厦门

中文

417-423

2005-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