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奶牛氨基酸营养及其应用

现行的奶牛蛋白质营养体系主要以小肠可消化总氨基酸为基础,例如美国(NRC,1996、2001)、英国(AFRC,1993)的可代谢蛋白质,法国(INRA,1989)和荷兰(Tamminga等,1994)的小肠可消化真蛋白质、北欧(Bickel等,1987)的小肠可吸收氨基酸等.但这些体系均未反应各种氨基酸之间的平衡,为此,INRA(1995)经研究提出,因赖氨酸和蛋氨酸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而将小肠可消化真蛋白中的这两种氨基酸的比例作为氨基酸平衡的基础,赖氨酸和蛋氨酸的阈值分别为6.8﹪和2.0﹪,理想值为7.3﹪和2.5﹪,已编制成软件在法国推广应用.美国NRC(2001)亦提出相似的建议.澳大利亚(CSIRO,1990)和我国(200)采用的小肠可消化粗蛋白体系,尚未包括氨基酸营养.因小肠可消化粗蛋白由瘤胃微生物蛋白和饲料非降解蛋白组成,我国已对瘤胃微生物蛋白合成量的估测和微生物蛋白的氨基酸组成,以及饲料进入小肠的非降解氨基酸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为奶牛以小肠可消化粗蛋白为基础的赖氨酸和蛋氨骏平衡营养打下了基础.建议奶牛小肠可消化粗蛋白中的赖氨酸和蛋氨酸含量以6﹪和1.9﹪为宜,瘤胃微生物蛋白和饲料非降解蛋白的氨基酸组成采用我国的平均参数.奶牛赖氨酸和蛋氨酸的需要按小肠可消化粗蛋白需要量中的比例进行计算.

奶牛 小肠可消化蛋白质 氨基酸 赖氨酸 蛋氨酸

冯仰廉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北京,100094

国内会议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全国养牛科学研讨会

石家庄

中文

149-155

2005-10-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