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BALB/c小鼠γ辐射后早期fhit基因的变化

目的:研究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ragilehistidinetriad,fhit)基因在γ射线辐射后损伤情况.方法:将64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0.5、1.0、1.75Gy照射组共4组,每组16只动物.于照射后36h和1周用乙醚麻醉小鼠,心脏抽血,再解剖取胸腺及骨髓细胞,采用巢式RT-PCR方法和免疫组化EnVision染色方法检测fhit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血液、胸腺及骨髓均未出现异常fhit转录本的表达,不同剂量照射组中血液、胸腺及骨髓均有部分样品出现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异常fhit转录本的表达.并且0.5Gy组一周相对于36小时检出率有明显下降.结论:电离辐射引起fhit基因的缺失,在辐射后早期就可以出现,并且可以长期稳定存在,提示其可能参与辐射损伤和辐射致癌的早期过程.

脆性组胺酸三联体基因 电离辐射 RT-PCR 免疫组化

秦阳华 韩玲 王春刚

第二军医大学海军医学系放射医学教研室,上海,200433

国内会议

第八届全国辐射与环境生物物理学术交流会

昆明

中文

102-105

200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