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原油界面活性组分的分离及表征
采用极性分离法将胜利油田孤东1#、孤东4#原油和大庆原油分离为饱和分、芳香分、胶质、沥青质组分(S、Ar、R、As).孤东1#和孤东4#沥青质组分质量含量(14.43﹪、11.35﹪)明显高于大庆沥青质组分质量含量(0.09﹪),而饱和分组分质量含量(47.08﹪、46.54﹪)低于大庆饱和分组分含量(68.08﹪).孤东1#和孤东4#原油的原油组分(S、Ar、R、As)氧含量、酸值由大到小的排序为:沥青质>胶质Ⅰ>芳香分>饱和分.而大庆原油的原油组分酸值由大到小的排序为:胶质Ⅰ>沥青质>芳香分>饱和分;大庆原油的饱和分组分中氧含量较低,饱和分中含氧总量在原油的氧中所占比例最高(0.375﹪),饱和分中的氧化物在大庆原油的界面活性方面不可忽视.在3种原油所有原油组分中,孤东1#原油沥青质的酸值最大(16.45mgKOH/g沥青质),说明孤东1#原油沥青质组分含有较多酸性基团,反应活性较强.色-质分析结果表明,孤东原油饱和分正构烷烃含量在C10~C37之间呈双正态分布,大庆原油饱和分正构烷烃主要分布在C10~C38之间,基本呈正态分布.
原油界面 极性分离法 酸值 沥青质 正构烷烃
郭继香 李明远 林梅钦 吴肇亮
中国石油大学提高采收率研究中心,北京,昌平,102249
国内会议
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第90次学术会议暨全国第十三次工业表面活性剂研究与开发会议
南宁
中文
480-488
2006-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