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性半导体材料的光电特性
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液晶材料的导电过程都被认为是由离子导电所支配,因此长期被排除在半导体材料之外.然而在90年代,德国的Harrer教授和日本半那教授的研究小组分别先后报道了三苯基苯衍生物盘状液晶(triphenylene)和2-苯基苯并噻唑衍生物棒状液晶的本征电子(孔穴)导电特性.报道指出,在由具有芳香族π共轭中心部的分子形成的液晶相中,本征电子电导将占主导地位并具有从10-4cm2/Vs到0.1cm2/Vs的高载流子迁移率,而且在很大的温度范围内不随电场强度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这一事实打破了液晶材料只能进行离子导电的传统观念,正式确立了液晶性半导体材料这一新概念.由于液晶材料中分子的高度排列秩序,它具有相当高的不随外界电场和温度变化的电子和空穴迁移率,同时,由于液晶分子的自我排列能力,容易大面积制作具有高度分子排列秩序的薄膜器件.本文介绍了液晶性半导体材料的光电特性。
液晶材料 半导体材料 光电特性
张宏 舟桥正浩 半那纯一
Imagi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Laboratory,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gatsuta,Midori-ku Yokohama,226-8503,Japan
国内会议
长春
中文
19-22
2005-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