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病因、病理、生理学、中医中药药理学和辨证治疗在肝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中医对肝炎并没有明确的病名,散在于”胁痛、症瘕、水肿、臌胀、厌食”等范畴,但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的明训,对肝病的治疗只停留在外在表现的证上,没有一个对肝病本质的统一认识及治则.在20世纪6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试验检查、解剖、B超等手段,确定了发病原因,即是甲、乙、丙、丁、戊、己、庚等病毒引发的.引起了中医中药界的有识之士对病毒、毒理、病理、生理学广泛关注,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推出了一大批有效方剂,使病毒性肝炎的治愈率好转率大大提高,死亡率大大降低.但由于中医学的辨证论治个性化太强,在复诊中不断根椐证的变化改换方剂,增减药味,所以在临床上重复使用其疗效就大打折扣,也就是现在中成药治疗肝病疗效欠佳的主要因素.治病先治本,病因才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至于病情发展中所生产在不同人身上的不同症状可以兼顾,病因清除了症状也就随之减少或消失.本文就乙型肝炎为例进行探讨.根据乙肝的病因、病理、生理的变化,我们认为,治疗乙肝从四个方面综合用药才能使肝脏加快恢复.1杀灭乙肝病毒,2活血化瘀,改善肝脏微循环,3祛痰、化饮、利胆,排毒,4”见肝之病,知先实脾”及时调正脾、胃、肠道的升降功能。
肝病治疗 病因病理 生理学 药理学 辨证治疗
侯萍 侯学友
山东省沂源县卫生局,256100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36-37
2006-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