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内质网应激反应在四氯化碳致大鼠急性肝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

”目的”研究内质网应激反应在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发病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介导细胞凋亡的机制. ”方法”采用四氯化碳制备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不同时间点大鼠肝脏GRP78蛋白和caspase-12酶原表达情况,动态观察大鼠血清ALT、AST水平、肝组织SOD活性和MDA浓度以及caspase-3活性变化;采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技术测定大鼠肝组织ROS浓度变化,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以及采用TUNEL法观察肝细胞凋亡情况. ”结果”四氯化碳可成功诱导大鼠急性肝损伤,表现为:大鼠染毒后血清ALT、AST水平以及组织MDA、ROS含量显著升高,而SOD活性明显下降,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染毒后大鼠肝组织caspase-3活性亦显著升高,病理学和TUNEL法检测结果均显示肝脏有严重损伤,大量肝细胞发生凋亡.染毒后大鼠肝脏GRP78蛋白表达增加,caspase-12酶原表达则相应减少,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结论”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损伤时GRP78和caspase-12的表达变化,表明发生了内质网应激反应,其变化趋势和大鼠肝细胞凋亡、病理损伤一致,这一结果提示内质网应激介导的肝细胞凋亡参与了大鼠肝损伤;ROS的生成早于内质网应激反应,则提示氧化应激可能是诱导内质网应激的关键因素之一.

四氯化碳中毒 肝损伤 内质网 应激反应 细胞凋亡 病理

温韬 赵金垣 邢俊杰 张雁林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职业病中心,北京,100083

国内会议

第五节全国环境与职业医学研究生学术研讨会

南京

中文

12-21

2006-05-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